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乙烯产品占石化产品的75%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界上已将乙烯产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产阶级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中国对乙烯衍生物市场终端产品的需求在快速增长;印度的市场需求也在同步增长,但基数相对较小。2010年,东北亚地区将成为世界乙烯需求量最大的地区,占全球乙烯市场需求比例由2000年的21%增长到35%;预计2014年中国乙烯需求将占世界总需求的36%。
中石油开发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乙烯成套工艺技术,在大庆石化年120万吨乙烯改扩建工程成功应用,不仅结束国内乙烯技术长期依靠引进的历史,而且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具有乙烯成套技术的国家。
出席验收评估会的中石油副总经理沈殿成指出,中石油大型乙烯装置成套工艺技术,打破国外专利商在乙烯领域的垄断,多项核心技术填补国内空白。他要求公司以此次乙烯技术国产化成功为契机,加快自主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步伐,为中国石油炼化业务打赢翻身仗做出更大贡献。
据了解,“大型乙烯装置工业化成套技术开发”重大科技专项于2008年立项,由中石油寰球工程公司、大庆石化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和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攻关,并在大庆石化年120万吨乙烯改扩建项目中应用。2012年10月,大庆石化年120万吨乙烯改扩建项目一次开车成功,并于2013年顺利通过72小时满负荷性能考核。截至目前,这套装置已平稳运行近两年,双烯收率、综合能耗以及裂解炉热效率等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大乙烯专项还实现国内大型乙烯裂解炉计算及工程设计的突破以及配套系列催化剂的工业化应用,并开发出国内首套裂解产物预测软件。中石油已成为国内首个实现乙烯成套技术自主开发应用成功的企业,也是开发成功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乙烯裂解炉的企业。
沈殿成指出,历时5年联合攻关,大乙烯重大科技专项顺利完成,实现中石油攻克下游炼化关键技术瓶颈的重要突破,标志着我国已全面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乙烯技术。他强调,要全面总结大乙烯重大科技专项的攻关经验,为国际领先水平的百万吨级乙烯工业成套技术开发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下一步要加快自主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步伐,为炼化业务扭亏增盈提供技术支持,为化工业务改善提升再做贡献。
中石油股份公司副总裁孙龙德指出,要用好重大科技专项集科研、设计、生产三位一体的科技攻关模式,大幅提升公司在炼化领域的技术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在科技增效、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中石油总经理助理汪世宏说,要加强关键瓶颈技术研发,提升工程化能力,实现以科技创新成果带动工程建设业务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11月23日,在广州举行的第19次全国乙烯年会上,中国石油公布“十二五”末乙烯装置平均燃动能耗为每吨594标油,同比下降22.7个单位,创历史最好指标。在“十二五”产能产量提升的情况下,实现了“十一五”末提出的能耗小于每吨600标油的目标。
据2016-2021年中国乙烯生产装置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显示,乙烯装置作为石油化工的龙头,同样位居耗能大户榜首,节能减排、降耗意义重大,且为全行业所关注。
2010年到2015年,中国石油年产乙烯平均规模由年41万吨提升至年49.25万吨,在量增、基数大的前提下,实现了能耗降低、不断减少排放的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中国石油乙烯业务持续发展升级,产能增长,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不断进步,在集团公司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整体发展思路下,对乙烯产品结构进行升级调整,着眼高端和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经营模式。
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石油在役乙烯装置共12套,合计年产能591万吨,占全国整体产能近1/3。由于多数装置离产品销售使用地距离较远,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业落后地区的工业发展支撑有着非凡意义。
近年来,中国石油所属炼化企业,持续推动系统优化升级,投入大量资金实施节能环保技改项目,节能效果显著。以独山子石化为代表的一批装置被国资委评为相应规模下的最佳节能减排实践企业。
独山子石化乙烯装置从2012年开始连年入榜全国能效领跑者企业评比。中国石油炼化企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进行结构优化,通过革新创新推进技术升级,使集约化发展的思路不断拓展,在保持产能不断提升的前提下,优化产品质量,持续迈向高端。节能减排正是实施增值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目前,中国石油乙烯装置节能减排指标进一步趋好,吨乙烯综合能耗为572标油,预计全年平均能耗将下降至每吨570标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