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随着汽车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让之前“潜水”的诸多实力企业尤其是传感器、连接器等基础元器件的生产商们无法再继续低调下去。而节能减排和智能网联的火热发展,更是进一步助推其增长势头。那么对于传感器行业而言,现状如何?发展趋势又如何呢?
“中国传感器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从技术研发、设计、生产到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部分细分领域已跻身世界领先水平。但就总体水平而言,国产的传感器产品仍以中低端为主,技术水平相对落后。”10月30日,在江苏无锡举行的传感器技术与产业发展国际高峰论坛上,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乔跃山如是说。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中国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产业以20.9%的年均增长率实现了高速发展。乔跃山介绍,今年9月,工信部正式发布了《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2016-2018年)》的文件,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以及《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的大力推进,传感器技术及传感器产业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
对于乔跃山的说法,与会的中科院微电子所所长叶甜春也表示赞同。其坦言,中国传感器产业的基础仍然薄弱,虽然培养了一支研发队伍、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储备与基础。但仍存在企业规模偏小、技术标准缺乏、应用领域不广、层次偏低、盈利能力尚不稳定的“薄弱环节”。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全球传感器与智能化发展高峰论坛上,工信部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郭源生表示,传感器未来5年总产量将超万亿只,我国传感器产业将逐渐向并购、整合与聚集方向发展。
2016-2021年中国传感器元件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分析,目前全球传感器产业市场规模接近2000亿美元,未来物联网、智慧城市带来的无限可能,将给传感器行业带来巨大创新空间,传感器相关产业已成投资重点。
郭源生表示,市场、技术和政策三大因素将带动传感器发展步入快车道。汽车、高铁、消费电子等为传感器开拓了广阔的应用市场。技术迭代拉动产业迅速发展。
目前我国传感器制造业处于初级阶段,高端传感器及芯片基本依赖进口。对此,郭源生表示,问题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一是技术分散、规模偏小、认知不足等影响和制约产业发展;二是缺乏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缺少合理的资源配置和政策扶持;三是市场壁垒过多,公共服务配套与标准体系不完备。
如何走出困境?专家认为有两条路线,即聚集与整合并购。事实上,我国传感器产业已形成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京津四大产业聚集区。“工信部下一步将在这些资源优势地区创建国际传感器产业园——中国‘传感谷’,形成产业链完备、结构合理、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年产值规模的产业聚集区。”郭源生表示。
产业整合并购也在进行中:耐威科技近期收购了全球领先的MEMS芯片制造商赛莱克斯,并将在北京亦庄建设一条8英寸MEMS生产线;图像传感器公司豪威(OV)被北京君正并购。越来越多上市企业通过产业并购切入传感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