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为高新技术的基础和先导,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最重要和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发展空间巨大。
近年来,我国新材料产业整体实力大幅提升,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已由2010年的0.65万亿元增至2015年的近2万亿元,创新能力稳步增强,应用水平显著提高。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面临关键材料保障能力不足、创新能力薄弱、产业布局无序、推广应用难等问题。
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昨天联合印发《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指南》从突破重点应用领域急需的新材料、布局一批前沿新材料、强化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加快重点新材料初期市场培育、突破关键工艺与专用装备制约、完善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等九个方面提出了“十三五”期间新材料发展的重点任务。
《指南》提出,要加快重点新材料初期市场培育,建设一批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大型飞机、新能源汽车、高铁、核电、超超临界机组、海洋工程等领域,依托龙头新材料生产企业和下游用户,建立20家左右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实现材料与终端产品同步设计、系统验证、批量应用与供货等多环节协同促进。
同时,开展重点新材料应用示范。以碳纤维复合材料、高温合金、航空铝材、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电池材料、特种分离及过滤材料、生物材料等市场潜力巨大、产业化条件完备的新材料品种,组织开展应用示范。
《指南》布局了一批前沿新材料,将在石墨烯、增材制造材料、纳米材料、超导材料、极端环境材料领域,实施前沿新材料先导工程。在石墨烯领域,将突破石墨烯材料规模化制备和微纳结构测量表征等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大型石墨烯薄膜制备设备及石墨烯材料专用计量、检测仪器,实现对石墨烯层数、尺寸等关键参数的有效控制。围绕防腐涂料、复合材料、触摸屏等应用领域,重点发展利用石墨烯改性的储能器件、功能涂料、改性橡胶、热工产品以及特种功能产品,基于石墨烯材料的传感器、触控器件、电子元器件等,构建若干石墨烯产业链,形成一批产业集聚区。
为贯彻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快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2016年12月23日,国务院决定成立以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为组长的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审议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总体部署、重要规划,统筹研究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要工作安排,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指导督促各地区、各部门扎实开展工作。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已经召开。
一位材料界研究人士认为,我国科技长期存在技术不落地、走不出实验室的问题。以应用带动新材料产业化的思路,有助于科技成果转化,带动我国新材料的起飞。
我国如此重视新材料,与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密切相关。专家称,比如新能源汽车2014年开始销量猛增,但中国新能源汽车若想冲击国际竞争力,必须进一步提质增效,其中轻量化的新材料成为必经之路,碳纤维、车用铝材都是备选方案。国产大飞机同样面临用材轻量化的问题。
为了推进新材料尽早产业化,《指南》提出多项保障措施。除了常用的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外,还提出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实施重点新材料应用示范保险补偿试点等新举措。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新材料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价值预测报告预测,新材料在新能源汽车、可穿戴设备、航天军工等新兴领域有广泛应用,随着“工业4.0”提升为国家战略以及新材料“十三五”规划渐行渐近,新材料发展将明显提速。新材料巨大的应用前景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