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医管局发布的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不但是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改善医疗服务的标准,可以用来检验医院改善医疗服务的成效,而且也是检验北京新医改成效的一套重要指标。全面推进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为公立医院改善医疗服务创造良好条件本身也是新医改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有助于推动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措施全面落实。
北京“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3日来,总体平稳有序,患者分流效果初显,基本符合改革预期。
在医事服务费梯次收费引导下,患者开始向基层医疗机构分流。3天来,北京市监测的221家参加医改的三级、二级和部分一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量达117万人次。9日,门急诊量与2016年同期相比减少8.1%,其中,三级医院门急诊量与2016年同期相比减少11.1%,二级医院减少3.4%,一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增加11.9%。
专家号“一号难求”现象有所缓解。副主任医师号就诊人次同比去年减少3.6%;主任医师号就诊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48.2%;知名专家号就诊人次同比去年减少19.4%。
药品阳光采购和供应平稳。自4月8日零时起至4月10日16时,药品阳光采购平台累积订购金额3.9亿元,累积节约药品费用约3191万元,节省8.2%,医疗机构药品供应正常。药品配送企业对采购订单总响应率超过96%。
2016-2021年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认为,医疗服务和医疗秩序良好。10日是全市门急诊的高峰日,3570所医疗机构开诊服务,开诊秩序全部正常。北京市相关部门继续开展医疗服务综合监督,市、区两级有关政府部门共同组成的111个督导检查组赴337所医疗机构检查督导。3日来,已督导检查医疗机构990所,主要规范诊疗和用药等医疗行为,力控医药费用。价格管理部门派出26个检查组,对57所医疗机构进行检查,督促落实价格政策。医院专门设立退费窗口,为患者快速办理退费。社会各界包括医务人员,绝大多数均能接受新的医改运行机制和政策。
信息系统运行正常。10日开诊并使用信息系统的2605所医疗机构全部运行正常。3日来,信息系统均运行平稳,较好地支持了医疗服务正常开展。
4月8日北京市全面实施医药分开改革以来,北京市发改委持续对医院开展医改专项价格检查。133个检查组对全市270余家医院的检查结果显示,目前医改新政执行情况良好,明码标价规范到位,市场价格秩序总体平稳。未来,医保支付标准,将由人社医保部门与医疗机构“谈判”确定。
“目前新政策执行情况良好,明码标价规范到位,市场价格秩序总体平稳。”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检查会一直持续到10月31日,每天都会有检查,不会间断。”此次针对医改的专项价格检查,将重点检查医疗机构是否按时准确执行医改新政,是否存在不按规定执行明码标价与收费公示制度,医事服务费、435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不执行政府指导价,销售药品不执行零差率的行为。
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北京市将建立一套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跟踪评估机制。该机制将密切关注改革后医药费用水平和医院收入结构变化等情况,以及时总结经验、完善政策。
未来,北京市将创新医疗服务的定价方式。医保支付标准,将由人社医保部门与医疗机构“谈判”确定。也就是说,基本医保基金支付的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医疗服务项目,将由医保经办机构综合考虑医疗服务成本以及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等因素,与医疗机构谈判合理确定医保支付标准,以引导价格合理形成。
据悉,北京市政府此前已发文要求发改委、卫计委、人力社保局、财政局等部门共同推进本市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实施。其中就要求必须积极探索建立通过制定医保支付标准引导价格合理形成的机制。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本市新增的医疗服务项目将实行价格动态管理。为了鼓励研发创新,促进医疗新技术及时进入临床使用,将在临床使用初期实行市场调节价。但是根据新技术临床实际应用情况,对于符合基本医疗服务特点的项目,也将适时纳入政府定价管理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