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支付发展迅速,2018年交易规模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渗透率也从个位数提升至15%左右。电子支付可广泛应用于线下各场景,市场参与者众多,支付方式也令人眼花缭乱。以下是电子支付行业产业布局分析。
电子支付有一定的场景渗透顺序。因不同行业/场景的线上化程度、标准化程度、用户的使用习惯等不同,其对电子支付的接受门槛也不同。从移动支付的发展历程来看,存在场景发展的先后顺序:
其次容易接受的是电商类,因为是纯线上场景,使用电子支付的门槛相对低。电子支付行业分析指出,而我国的电商在淘宝和支付宝的带领下,也算是第一批接受电子支付的场景。
接下来是O2O,线上选购线下消费的模式,支付作为线上活动的最后一环,滴滴出行、美团、饿了么都是典型的代表。
门槛最高的是纯线下场景。电子支付行业产业布局指出,因为整个活动在线下进行,很难把支付这个单独的环节线上化,让人们习惯在收银台处掏出手机翻找App里的二维码;并且与线上商户显著的头部效应不同,线下商户数量庞大且非常分散,需要大规模地推,非常耗时耗力。因此线下是最难切入、发展最慢的场景。
2018年,我国线上场景的移动支付渗透率已经达到85%左右,基本饱和;而线下市场相对空白,近年来成为各大支付应用竞争的主战场,渗透率从2017年的个位数提升至2018年的15%左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更重要的是,线下市场的交易规模庞大,是线上市场的4倍左右,会是未来支付市场规模增量的主要来源,也是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巨头的必争之地。
以龙头新国都企业为例,新国都专注于电子支付领域,主业金融POS机销售业务位于国内第一梯队,2014年开始公司推进战略转型,全面布局电子支付产业链,2015年成立信联征信全资子公司,次年收购公信诚丰,开拓征信业务市场;2015年,收购浙江中正,切入生物识别领域;2018年收购嘉联支付,切入银行卡收单业务,18年企业收单服务营收占比达43.8%。
第三方支付行业具备牌照壁垒,多方因素驱动行业持续增长,收单费率有望提升。电子支付行业产业布局指出,第三方支付牌照发放只减不增,牌照价值凸显,目前拥有全国收单业务牌照的企业仅剩33家,行业具备进入壁垒。第三方支付行业主要包括银行卡收单及网络支付,银行卡尤其是信用卡发卡数量持续增长、POS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以及银行卡交易量继续增长驱动银行卡收单市场持续增长,同时受益于对中小商户覆盖的明显优势,第三方机构持续抢占市场份额,在银行卡收单市场中份额占比有望继续提升。
收单业务持续扩张,增值服务成新看点。近三年嘉联支付活跃商户数量逐年大幅增长,带来收单手续费收入持续增长,2015和2016年嘉联支付覆盖商户数增速分别为294.26%和167.61%,2018年嘉联支付在银联平台交易流水约为5758亿元,同比增长92%,覆盖商户数超300万。未来嘉联将继续丰富收单产品,拓展客户范围至保险、广告、房地产等更多行业。
目前,我国电子支付市场的竞争十分多元化。根据参与主体是否具有支付资质,或是否持有支付牌照可将当前支付市场可以分为两大类:1)涉及清算业务和支付资质的银联、各银行机构和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267家公司;2)联合具有支付资质的企业提供支付功能但不涉及清算业务和支付资质的硬件场景支付和第四方聚合支付工具。以上便是电子支付行业产业布局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