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土地竞拍市场或将呈现出分化加剧的态势,即一线城市当地政府宁流拍不降价,二线和三线城市流拍现象将屡见不鲜。在一线城市房地产升温的背景下,一线城市土地市场将会持续升温,土地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地王或将频现。当前,全国房地产开发资金有向一线城市加速集中的趋势,二线城市因市场环境的一些不可捉摸的变化,可能还会有新的流拍现象产生。现对2016年我国房地产开发行业投资现状分析。
近期高频数据也已经显示部分原来的热点城市的住房市场开始降温。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后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不会大幅持续回升,且仍面临下调压力。
1-9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同比名义增速反弹至5.8%,较1-8月份提高了0.4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一是房地产企业资金状况有所改善。1-9月份,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同比增长15.5%,结束了连续三个月累计增速下滑态势。但需要说明的是,在同期资金来源结构中,定金及预收款、个人按揭贷款两项同比增速分别为31.5%和51.4%,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国内贷款累计同比增速为1.2%,较1-8月份还下降了0.5个百分点。这也说明,这一轮资金状况改善的主要原因来自需求释放,而金融机构对房地产开发投资贷款仍持较为谨慎态度。二是近期部分热点城市的土地购置行情火爆,导致土地购置面积同比降幅收窄,进而支持了投资增速回升。1-9月份,全国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6.1%,降幅较1-8月份收窄了2.4个百分点。这是土地购置面积的同比降幅连续两个月扩大后,再次出现收窄。三是销售情况较好,特别是在调控政策出台实施前,一批潜在住房需求加速释放。1-9月份,销售面积同比增速为26.9%,较1-8月份提高了1.4个百分点,9月份,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增长4.7%,增速已经较上年同期下降11.7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认为,后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缺乏持续反弹的基础条件。首先,房屋施工面积同比增速持续下降,在实物量规模上对后续投资缺少有效支持。1-9月份房屋施工面积同比增长3.2%,较1-8月份下降1.4个百分点。其次,新开工增速出现大幅下滑,也对后续投资增速带来一定压力。1-9月份,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为6.8%,较1-8月份下降了5.4个百分点。另外,随着“分城施策”调控政策的逐步落实,20多个城市的住房调控收紧必然会对当地住房需求产生一定抑制作用,市场紧张情绪将得到有效缓解。近期高频数据也已经显示部分原来的热点城市的住房市场开始降温。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后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不会大幅持续回升,且仍面临下调压力。
中国人民银行10月21日发布2016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截至9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04.11万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与上月末持平;1-9月增加10.16万亿元,同比多增2558亿元。
报告指出,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回落,个人购房贷款增长较快。截至2016年9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25.33万亿元,同比增长25.2%,增速比上月末高0.6个百分点;1-9月增加4.32万亿元,同比多增1.5万亿元,增量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42.5%,比1-8月占比水平高0.5个百分点。个人购房贷款余额17.93万亿元,同比增长33.4%;1-9月增加3.75万亿元,同比多增1.83万亿元。
企业贷款企稳回升。截至2016年9月末,本外币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73.64万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比上月末高0.2个百分点;1-9月增加4.88万亿元,同比少增9670亿元,其中,9月增加5650亿元,比上月多增4222亿元。
从用途看,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固定资产贷款余额30.44万亿元,同比增长6.8%,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经营性贷款余额32.03万亿元,同比增长7.6%,增速比上月末低0.1个百分点。
同时,小微企业贷款较快增长。截至2016年9月末,人民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9.92万亿元,同比增长15.9%,增速比上月末高1个百分点,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6.8个和9.9个百分点。
另外,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回升。截至2016年9月末,本外币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5.38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比上月末高0.6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月末高0.2个百分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2.5%,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建议房地产开发行业未来发展需坚持落实好“分城施策”的一系列措施,对于价格高企、供求偏紧的城市,加大土地供应力度,做好土地供后监管工作,增加有效住房供给,缓解区域性的供求失衡矛盾。对于目前库存仍然较高的城市,需控制土地供给速度,以消化存量为主,并打通棚户区改造与商品房之间的政策通道。降低房地产交易环节税收负担,促进住房资源流动配置效率。进一步规范发展租赁市场以及住房保障供应体系,为城镇化过程中的“新市民”,提供更加多元化、多层次的住房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