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农林报告 >> 谷物 >> 2024年谷物精选报告报告

精选报告

农业部:去年谷物净进口量仅占国内生产量的2.5%

  据中国报告大厅了解,去年我国的粮食产量达到6.02亿吨。而日前公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要稳定在5.5亿吨以上。为何目标远低于现在的产量?

  去年我国的粮食产量达到6.02亿吨,而日前发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到2020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要稳定在5.5亿吨以上。一些媒体解读称,中国将粮食产量目标设定在低于国内消费量的水平,意味着中国粮食自给自足政策的内涵发生改变,并认为未来中国粮食进口将增加。事实情况是不是这样?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副司长张辉。

  参看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谷物收割机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风险分析报告

  张辉解释说,《纲要》提出的“5.5亿吨以上”的目标,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考虑:一是这里的粮食主要是指谷物。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与之相衔接,《纲要》提出的粮食产量目标主要指的是谷物产量要达到5.5亿吨以上。二是这个目标是底线目标。2013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2亿吨,其中三大谷物生产量为5.43亿吨,《纲要》提到的5.5亿吨以上的目标只是底线目标,没有设定上限,本身就考虑了今后生产和消费双增长的空间,与现有的生产量和消费量也不矛盾。三是这个目标与国家已发布的规划进行了衔接。2008年、2009年国家先后发布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分别提出了2020年的粮食生产目标为5.4亿吨、5.5亿吨,《纲要》目标充分考虑了这两个已发布规划提出的目标。

  《纲要》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是否意味着中国长期坚持的粮食自给自足的原则发生了改变?

  张辉表示,我国长期坚持立足国内、基本自给的粮食方针。中国是人口大国,稳定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头等大事,国际市场的谷物贸易量仅为中国粮食消费量的一半,可供中国进口的粮食资源十分有限,因此,以我为主、立足国内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立足点,基本含义就是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其次,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明确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优先次序,就是集中力量先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住。张辉说,按照中国粮食的统计口径,目前中国谷物产量占国内粮食产量的90%以上。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中国的粮食安全就有了保障。因此,《纲要》提到的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绝不意味着中国要放松国内粮食生产,也不意味着政府要减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

  《纲要》提出支持到境外特别是与周边国家开展互利共赢的农业生产和进出口合作,这是否意味着今后中国粮食的进口量会大量增加,更多地依赖国际市场?

  张辉介绍,我国去年谷物进口接近1500万吨,大豆进口突破6000万吨,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国内需要。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的优质化、品种多样化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特别是一些高端优质大米、优质强筋和弱筋小麦供给不足,需要适量进口进行调剂;玉米作为重要的饲料作物、工业原料,随着养殖业、深加工等多个消费领域的发展,也需要有一定的进口。二是国际粮价相对便宜。2013年第三季度国内小麦、玉米、晚籼稻价格,比国际市场离岸价分别高50%、55%、66%,比配额内进口税后价分别高5%、6%、25%。在国际粮价低的时候,适时适量进口一些粮食,既符合市场规律,也顺应农产品贸易国际化的趋势。

  应当看到的是,尽管近几年进口在增加,但谷物净进口量占国内生产量的比重不大,约2.5%,这是安全可控的。从品种看,中国小麦、稻谷供求基本平衡,紧平衡的是玉米,近几年国家加大对玉米生产的政策扶持,面积和产量都在增加,供需缺口没有出现大的变化。2013年国内玉米丰收,增产超过200万吨,同期进口量326.6万吨,比上年下降了近四成。今后随着国家强农富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持续提高,预期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未来国内粮食供需格局是基本稳定的,谷物进口一般不会出现大幅增加的情形。

截止2017年1月10日欧盟发放谷物进口许可证800.2万吨 同比减少26%吨 同比减少26%

  据报告大厅小编从欧盟委员会了解的数据显示,2016年7月1日到2017年1月10日期间,欧盟委员国内发放了800.2万吨的欧盟谷物进口许可证,同比减少26%。以下是具体的数据详情:

  欧盟委员会数据显示,2016年7月1日到2017年1月10日期间,欧盟发放800.2万吨谷物进口许可,比上年同期的1081.0万吨减少26%。

欧盟谷物进口许可证发放情况统计

  其中小麦进口许可发放量为163.7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28%;小麦面粉2.5万吨,比上年同期提高35%;杜伦麦76.3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38%;大麦30.3万吨,比上年同期提高17%;玉米522.6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24%;黑麦8,247吨,比上年同期减少81%;高粱34,029吨,比上年同期减少35%。


  更多行业数据可查阅2016-2021年中国谷物行业市场供需前景预测深度研究报告

2015年1至8月大麦、食用高粱与玉米进口量大幅增长

  海关统计显示,2014年12月主要谷物及制品进口总量同比大幅下降,四种重主要原粮进口量出现同比回升,但是高粱的进口急剧扩张,影响国内的玉米市场。2015年1至8月我国谷物进口数据分析如下。

  在我国2015年1至8月份进出口额同比下降7.7%,进口同比下降14.6%的情况下,我国谷物进口仍然保持高速增长,2015年1至8月份我国进口谷物2339万吨,同比增加81.9%,而价格同比下降10.5%。

  一、2015年1至8月大麦、食用高粱与玉米进口量大幅增长。

  在2015年1至8月份的谷物进口中,大麦与食用高粱分别位居榜首,大麦进口768.2万吨,占谷物进口量的32.8%,同比数量增加101%,而大麦平均价格同比下降6.1%。食用高粱进口701万吨,占谷物进口量的30%,同比数量增加145%,平均价格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玉米进口456.2万吨,占谷物进口量的19.5%,同比数量增加162%,平均价格同比下降18.7%。

  二、2015年1至8月我国谷物进口的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

  在2015年1至8月份有93%的谷物是通过一般贸易方式进口。更多相关谷物加工行业分析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谷物加工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三、2015年1至8月我国谷物主要进口自澳大利亚、美国、乌克兰和法国。

  在2015年1至8月份的自澳大利亚进口谷物为639万吨,同比增加39.5%,自美国进口的谷物为624万吨,同比增加39.4%,自乌克兰进口的谷物为393万吨,同比增加848%,自法国进口的谷物为243万吨,同比增加3084%。

  四、我国谷物进口主要以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为主。

  2015年1至8月份我国国有企业进口谷物共计1033万吨,占所有谷物进口量的45%, 私营企业进口谷物共计767万吨,占所有谷物进口量的33%。由于我国粮食进口有相应的配额限制,国有企业是享有小麦与玉米进口的主体,关于大米,国营与非国营享有同等进口比例。

  谷物进口量大增的原因分析:

  玉米价格高企及进口配额的限制。受近两年政府收储项目提高农民收入的影响导致国内玉米价格相对偏高,同时以玉米为原材料的饲料加工企业进口玉米时面临配额的限制,及2014转基因玉米退运的影响,被用于饲料加工的玉米普遍被营养成分相似的及成本更低的大麦与高粱所替代,导致大麦与高粱的进口量激增,作为能量饲料资源的大麦,非常适合猪饲料的生产。在国内玉米价格的高企的同时,乌克兰与中国在2012年签订30亿美元的贷款换玉米协议开始生效,自乌克兰进口玉米量大增,2015年1至8月,我国自乌克兰进口主要用于牲畜饲料的玉米370.4万吨,占玉米进口量的84.9%,乌克兰超过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玉米供应国。

  谷物种植面积的减少。近两年来,我国东北地区的高粱种植面积大幅减少,国内高粱面积萎缩导致国外大批高粱的进口,我国2015年1至8月份自美国进口高粱550.7万吨,占所有高粱进口量的78%。

  中澳自贸协定的影响。2015年6月17日,中澳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在中澳协定生效日后对我国进口自澳大利亚的高粱和大麦立即实行零关税,这也使6月份以来,两者进口额合计97.8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09.2%,短期内中国自澳大利亚进口高粱的增幅有限,但长期看,会调动国内贸易商的积极性。

个性定制报告需求

个性定制

小提示:勾选提交定制
勾选要了解的谷物报告定制需求 X
可研报告

谷物精选报告报告栏目为您提供谷物精选报告、谷物精选报告报告,您可以点击免费查看具体谷物精选报告报告摘要及目录,感谢您查看中国报告大厅谷物精选报告报告栏目。中国报告大厅有着十年的行业分析及市场研究经验,买报告上报告大厅。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