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外包作为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中的高端业态,近年来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规模扩张速度较快,2016年我国服务外包行业运行数据统计详情如下。
作为全球接包大国,经过“黄金十年”快速扩张,产业规模达到千亿美元,发展进入量质并举新阶段,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2016年,在全球投资贸易低迷的情况下,我国服务外包继续快速发展,离岸服务外包日益成为我国促进服务出口的重要力量,对优化外贸结构、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6年新签服务外包合同额10213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元,增长20.1%;离岸服务外包规模约占全球市场的33%,稳居世界第二。
规模持续快速扩大。2016年1~12月,我国企业签订服务外包合同金额为1472.3亿美元,执行额1064.6亿美元,分别增长12.45%和10.11%。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952.6亿美元,执行额704.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14%和8.94%;在岸服务外包合同额519.7亿美元,执行额360.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9.07%和12.46%,增速均超过同期全国外贸增速,成为对外贸易及服务贸易中的一大亮点。
结构高端化升级态势明显。从“成本套利”走到“智能化服务”,服务外包的技术支持由传统的互联网与信息技术转向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基于云的服务模式被广泛认可,云端交付也大量被传统服务外包企业所采用,SaaS(软件即服务)和On-demandPayment(按需付费)成为主流的交付与定价模式。
2016年又出现服务外包企业加速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从具体业务结构看,2016年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合同执行金额分别为563.5亿美元、173亿美元和335.6亿美元,执行额比例由2015年的49:14.2:36.8调整为53:16:31。基于企业信息化需求的提升与云计算业务的快速发展,ITO比重大幅增加,KPO占比小幅回落。但是得益于知识产权研究、数据分析与挖掘、医药和生物技术研发与测试等业务的超高速增长,KPO同比增速达31.65%,超过同期ITO24.76%与BPO28.98%的增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升级特征更加明显。
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在多年的政策引领与支持下,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生态,全国已有130多个城市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累计从事服务外包业务的企业39277家。
2016年,全国新增服务外包企业5506家,企业经营成本的不断上升加速倒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通过海内外并购、与发包企业建立长久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速服务技术的研发创新投入等手段,中国服务外包企业引领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中软国际、浙大网新、浪潮、软通动力、文思海辉等5家企业入选全球服务外包100强企业。
吸纳就业能力提升。作为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服务外包一直是高水平人才就业的高地。2016年,全国服务外包从业人数增加至856.1万,年新增121.4万人,其中,大学学历从业人数年新增79.72万人,累计达到551.28万人,大学生占比为65.7%,较去年增加1.5%。
各地针对服务外包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制定了适合本地特色的人才计划与人才重点工程,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更趋成熟,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部分高校根据产业发展的最新技术与业态增设课程,为产业转型升级做好人才蓄水池。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外包服务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价值预测报告显示,服务外包产业抢抓“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发展重要机遇,积极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社交网络等新兴技术,在业务形态、商业模式、组织方式等领域持续创新。